0871-65613715
举国同庆 盛世中华
来源: | 作者:尚辰科技 | 发布时间: 2024-09-30 | 6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举国同庆 盛世中华

金秋十月桂飘香

盛世华诞举国庆

历史沉浮,休戚与共

然兴衰往复,皆不足为惧

于沉寂中孤守,于浮华中炼心

放假通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23
二十
24
廿一
25
廿二
26
廿三
27
廿四
28
廿五
29
补班
30
廿七
1
放假
2
放假
3
放假
4
放假
5
放假
6
放假
7
放假
8
初六
9
初七
10
初八
11
初九
12
补班
13
十一
放假时间:10月1日至10月7日,共7天
补班时间:9月29日 (星期日) 、10月12日 (星期六)


国庆节的由来










中国国旗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于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开始征求国旗图案。1949年8月20日,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共收到了2992幅(一说为3012幅)国旗图案。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通过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议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中国国徽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










我们国歌的由来



1949年9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在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金秋十月结硕果,七十五载铸辉煌。七十五年风雨征程、砥砺奋进,迎来了如今的盛世华夏。在举国欢庆的节日里,云南尚辰科技在这里祝祖国生日快乐!


END

编辑 | 李夕然

审核 | 李伟